|
《河传.春晚》词 晚唐、五代.韦庄
春晚,风暖,锦城花满,狂煞游人。玉鞭金勒,寻胜驰骤轻尘,惜良辰。
翠娥争劝临邛酒,纤纤手,拂面垂丝柳。归时烟里,钟鼓正是黄昏,暗销魂。
韦庄:(约836-910年),字端己,长安杜陵(西安附近)人,乾宁元年(894年)进士任校书郎,晚唐诗人、词人。天复元年(901年),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,天祐四年(907年)劝王建称帝,定开国制度,谥号:文靖。有《浣花集》十卷,其词出自《浣花词》。
玉鞭金勒:镶玉的马鞭和金饰带嚼口的马络头,指坐骑。
锦城:成都的别称,又称蓉城。后梁开平元年(907)朱温朱灭唐,进入五代时期,韦庄建议王建割据四川,在成都称帝,国号蜀,是时于成都城遍植木芙蓉,繁花似锦,故名。
清.嘉庆《邛州志》442p:“木芙蓉,岸(陆)生,红白二色。纯红者四向皆面,称八面芙蓉。白者一日三易色,由白而浅红、深红,号文冠花。”
翠娥:指美女。
临邛酒:泛指临邛地方出产的美酒,最早文字记载为《史记》:西汉“文君当垆,相如涤器。”唐宋时期,“瓮头春”为临邛酒的著名品牌之一。
词意
韦庄描写蓉城人穷奢极欲地享受生活“暗销魂”的同时,提醒人们要“惜良辰”。
《送人入蜀》五代.僧正齐己
何必闲吟蜀道难,知君心出嶮巇间。寻常秋泛江陵去,容易春浮锦水还。
两面碧悬神女峡,几重青出丈人山。文君酒肆逢初雪,满贯新沽洗旅颜。
僧正齐己:(?-?)俗姓胡,名得生。唐末潭州益阳人。出家后改名齐己,晚年去峨嵋山,途中被荆南国主(即南平国王)高从诲留住江陵龙安寺,封为僧正,自号:衡岳沙门。
嶮巇:音险希。路途艰险。
神女峡:长江三峡中的巫峡。
丈人山:在夹江县东。
满贯新沽:旧时铜钱,每一千为一贯。沽,买酒喝。
诗意
出入西蜀的水路很方便,可“寻常秋泛江陵去,容易春浮锦水还。”因是逆水行舟,齐己估计友人乘船到达临邛时大约在冬季,正好可在文君酒肆沽酒慰劳自己。
|